自秦、漢以來古箏從我國西北地區逐漸流傳到全國各地,并與當地戲曲、說唱和民間音樂相融匯,形成了各種具有濃郁地方風格的流派。有河南箏、山東箏、潮州箏、客家箏、浙江箏、內蒙箏六個派系,其箏曲及演奏方法各具特色。

河南箏:
由秦箏傳入河南和當地民間音樂「鄭衛之音」融合發展成為后世有名的中州古調。在傅玄《箏賦.序》中對河南箏曲的評價是"曲高和寡,妙技難工",以深沉內在慷慨激昂為其特色。

山東箏:
多和山東琴書、民間音樂有直接聯系。曲子多為宮調式,以八大板編組而成。其演奏風格純朴古雅。

潮州箏:
流傳于廣東潮州一帶,音樂結構特殊,旋法別具一格。它以其右手的流暢華麗、左手按滑音的獨有加花奏法,變化細膩、微妙而獨具一格。主要曲調有 《重六》《輕六》《活五》《反線》等。其中《重六》調樂曲比較委婉﹔《輕六》調樂曲清新明快﹔《活五》調樂曲纏綿悲切,律調很有特點。

客家箏:
即廣東漢樂箏曲,是廣東優秀傳統音樂之一。廣東漢樂的歷史源遠流長。相傳它是在晉安帝九年(公元405年)至宋亡前后一段漫長的歷史時期中,隨 著中原一帶人民多次南遷而流行在客家人居住的地方,如廣東東部地區包括梅縣、惠陽、韶關地區部分縣,以及江西、福建、台灣部分地區和國外華僑居住的地方。 廣東漢樂的古箏演奏有久遠的歷史,它是以《漢皋舊譜》(即漢調音樂)為主要依據,受當地風格及方言影響而形了文靜含蓄的風格。

江浙箏:
即武林箏,流行在杭州一帶。與江南絲竹有著密切的聯系,其樂曲以移植琵琶曲為多。

內蒙箏:
只有10弦,多半用來為民歌和牧歌伴奏。

參考資料:網路知識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pig7304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